洪榮宏/1983-過去啦發行:光美唱片詞:正一  曲:Paulanka雖然是已經過去啦心肝內難免  會想起不敢希望  咱雙人會擱做堆  過去啦咱愛情已經過去啦希望你不通再提起過去的情 當做是一場眠夢  過去啦不是無情  不是無義也不是我 擱再交著新的愛人是你 你  你變心我才會看破 甲你來拆分開啊初戀的時 雖然是糖甘蜜甜過去啦 過去啦  過去啦過去  過去 過去啦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笑話)小學生造句小學生造句 很有趣的造句!隨著年齡增長,愈發羨慕小朋友能夠如此天真無邪的用語....當然,也 很羨慕這位老師如此幽默的評語,這工作真是享受..... 小學生造句精選 1。題目:一邊....一邊.... 小朋友寫:他一邊脫衣服,一邊穿褲子。 老師批語:他到底是要脫還是要穿啊? 2。題目:其中 小朋友寫:我的其中一只左腳受傷了。 老師批語:你是蜈蚣嗎? 3。題目:陸陸續續 小朋友寫:下班了,爸爸陸陸續續的回家了。 老師批語:你到底有幾個爸爸呀? 4。題目:難過 小朋友寫:我家門前有條水溝很難過。 老師批語:老師更難過。 5。題目:又....又..... 小朋友寫:我的媽媽又矮又高又胖又瘦。 老師批語;你的媽媽是變形金鋼嗎? 6。題目:你看 小朋友寫:你看什麼看!沒看過啊? 老師批語:沒看過。 7。題目:欣欣向榮 小朋友寫:欣欣向榮榮告白。 老師批語:連續劇不要看太多了! 8。題目:好吃 小朋友寫:好吃個屁。 老師批語:有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9。題目:天真 小朋友寫:今天真熱。 老師批語:你真天真。 10。題目:果然 小朋友寫:昨天我吃水果,然後喝涼水。 老師批語:是詞組,不能分開的。 11。題目:先....再....,例題:先吃飯,再冼澡。 小朋友寫:先生,再見! 老師批語:想像力超過了地球人的智慧。 12。題目:況且 小朋友寫:一列火車經過,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 請唸出來) 這個最好笑!!老師批語:我死了算了。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時抱佛腳小咪下週要參加國中基測,所以最近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來形容我是最貼切不過了。上週六特地跑到廟裡去拜拜,有經驗的朋友告訴我,既然是考試就要拜文章帝君。我就依照指示搭捷運淡水線到雙連站出口2的「文昌宮」去幫小咪祈福。走出捷運站往左邊一望,路旁高掛著一排大紅燈籠,沿著小巷走幾步路,果然就看到文昌宮了。這時我開始後悔起我不應該假日來湊熱鬧,因為人潮洶湧的程度已經不是人山人海可以形容了。眼看桌上的供品已經重疊了三層高,我也趕快加入買供品的隊伍中。果然朋友沒說錯,只要帶錢來,這裡的供品都已經成套幫你打點好了:有白蘿蔔〈好彩頭〉、芹菜〈勤勞〉、青蔥〈聰明〉、糕餅〈高升〉、粽子〈包中〉、樹葉〈洗臉〉、純水〈加持〉、金紙〈准考證影本〉...這樣一套210元。沒什麼拜拜經驗的我,只好依樣畫葫蘆,買香、添香油錢之後,再依據海報寫的「膜拜順序」,整個廟前廟後拜一圈。不知是不是最近各類考試特別多,整座廟人擠人的程度到連把香插進香爐都很困難。真是天下父母心啊! 拜到最後一關「黑令」時,我遍尋不著神壇,後來問了一旁的志工,才知道原來那是靠在廟柱旁的一面黑色的旗子。最後,金紙連同准考證影本整疊扔進金爐的火堆裡。這時候,我忽然想起從前外婆還會幫我們點燈,所以就跑到櫃檯問,所以又花600元點燈,再把香火袋過一下香爐。呼! 好不容易拜完了。回家以後,就是要把所有的供品讓小咪吃下肚,這樣才能發揮效用。所以那天粽子就成了小咪的晚餐,我還煮了白蘿蔔雞湯,湯裡灑上芹菜末,再煎一個蔥蛋,糕餅就當做飯後甜點了。今天老師發給小咪他們每人一個餐盒,打開裡面有「包子、糕餅和粽子」,小咪已經吃掉兩樣,剩一個粽子帶回家。我問她:「你有沒有按照順序吃呀?」小咪一臉困惑,我說要:「包→高→中」。哈哈!考高中是台灣小孩生平的第一仗,這些應景活動可以讓小孩苦中作樂,也可以順便安定心神,其實也挺不錯的。 上次我忘記幫小咪報名全民英檢,後來照老師的建議報名「多益英文測驗」,考了聽力和閱讀。結果小咪考了670分,高三的程度是650分。多益成績單上建議說,小咪的分數可以去當航太人員或秘書...。後來咪爸的秘書查了一下說,在他們公司小咪考的多益分數可以當「部門經理」了。真是讓我們大家跌破眼鏡,因為平常在家裡從來也沒看小咪在聽廣播英文,我想應該是唸教會學校平常有特別加強英文吧!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上第一家星巴克 不是星巴克 (Starbucks) 迷,但是星巴克在我的生活中,尤其是精神不振的時候,的確占了一點點重要的角色…  興奮劑的角色。  >"<||| 到西雅圖市中心 downtown,很難不去聯想星巴克和西雅圖之間必定有所關連,因為不算非常大的downtown(東西寬約一公里;最南邊pioneer square到最北邊space needle不到三公里,快走大概40分鐘),從星巴克的網站上查詢,竟然可以查到超過60家的星巴克。也就是說你從這座大樓走出來,門口是星巴克,拐個彎的街角或是仔細找,應該不難看見另一家星巴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相當確定星巴克和西雅圖人的密不可分,或是,咖啡和downtown之間的關係,據說每天在市中心所喝下的星巴克咖啡是以 噸tons 來計量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西雅圖市中心 Seattle Downtown,是星巴克的發源地!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就位在西雅圖市中心靠海的那一邊,丟魚叫賣最有名的派克傳統市場Pike Place Market旁邊,往Victor Stein-brueck公園走去的那一端。 以舒子我的個性,衝著 "全世界第一家",那當然要湊熱鬧去看一下囉~ ^_^瞧見沒,玻璃門上就寫著第一家星巴克,創始於 1971 年。 ... 比我老耶~ 門口的街頭藝人,天天在這裡用爵士藍調幫店面營造一種怡然自得的氛圍。經過兩次,遇見不同的藝人~ 一樣的是都用音樂營造愉悅感受~ 並不是旗艦店的榮耀與氣勢,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以最原始的小小店面姿態被保留著,頗有飲水思源的紀念意味。 <本圖取自網路> 它的招牌維持最初的樣貌,一樣是熟悉的皇冠美人魚,但最初的招牌卻更有復古的簡樸。 除非是一大清早,第一家星巴克難得有空閒,總是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如織,擠得水洩不通。 這是開店時堅持品質的炭燒咖啡,第一杯星巴克咖啡到現在的堅持。 店中擺放著當年的街景素描,和現在竟然沒有多大的變化。 空間不夠大,展示櫥窗上面也成為貨品櫃。 這家店的盛名不會因為沒有遮掩的管線天花板而有所減損。 商品一覽~ 好多杯子和熊~ 依照不同的杯子種類,一次多買幾個可以用保麗龍裝箱帶回~ 第二次經過,夕陽西下。不知道為什麼,再被吸引進店裡。離開之前再拍一下陽光斜斜照著,這塊第一家星巴克告示牌閃閃發亮的樣子。 星巴克是一家好的咖啡店,不是我說的,因為我沿路問過很多當地人(市調?)" 你覺得星巴克如何 How do you think about Starbucks? "得到的都是 good 這個答案。 那有人就說啦,你到西雅圖,多喝幾杯吧!  ... .... 我沒有這樣做耶… 不是因為身體狀況不適合喝,而是在西雅圖喝咖啡,你會得到和在台灣喝的時候相同的感覺,原來是:他們的品管做得太好啦,在哪裡喝都一樣!以下是我在西雅圖喝的唯一一杯星巴克… 當時等著公車,口渴又想喝點熱的,而放眼望去就只有星巴克…杯子後面寫著名人語錄,細細讀來,相當有意思。 其實在西雅圖可以找到三大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咖啡 Starbucks Coffee”、“西雅圖最好咖啡 Seattle Best Coffee”、“特利咖啡 Tully Coffee”。其中 Seattle Best 已經被Starbucks 買下來了,只是維持她原本的名稱、通路和行銷方式。而Starbucks 是走出國際路線的唯一一家,也是最成功的一家。很開心我們住旅館大廳和早餐、房間內都有免費的Tully Coffee可以暢飲,溫溫熱熱的香氣瀰漫在清晨和黃昏涼涼的秋意中,是相當溫暖的享受。 在另一個午後,有一點點時間,找了一家Seattle Best Coffee,享受了一杯Latte。沒辦法... 看了一個星期的秋楓葉落,看見這楓糖白摩卡咖啡... 就被吸引了~店裡的陳設和 Starbucks 不同的色調,鮮亮的紅色充滿朝氣感~ 透過杯璃窗,放眼望去就是 Pike Place Market 著名的招牌,城市人的剪影顯得鬧中取靜,有溫暖的陽光在背後閃著光芒~ 我的好朋友Yuann 另外介紹一家在小丘上不起眼的家庭烘培咖啡店 Vivace。小小的招牌,優雅的站在人行道上。  喜歡~ 因為她的咖啡如此香醇,卻又不會有連鎖店的匠氣。我最喜歡的還是家常咖啡,除了味道,還有社區的濃濃人情味~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 沒辦法成為咖啡人的我只能淺淺的用遊客的角度紀錄西雅圖的咖啡文化。我想,咖啡文化的確有它的道理... 否則,法國文豪巴爾札克不會說:「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樣的氣質和理由,不是我們的文化本質,但是,這一杯小小的咖啡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習慣的生活,成為我們的一部份。這。是。事。實。  ^_^........................ 附錄:Starbucks 相關資料及出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0551透過對完美品牌──賀軒卡片、漢普頓飯店、凌志汽車、惠而浦、星巴克、花旗集團和Charter club等的深入分析──杜恩.卡奈普提出他獨一無二的五大步驟計畫,首先,要有品牌評估:所有的相關人士,包括顧客、供應商、員工等等,是如何看待這個品牌?其次是品牌承諾:這個品牌要對消費者提出什麼特別的承諾?第三是品牌藍圖:你要如何傳達這個品牌?第四步驟是品牌文化:每一位員工如何了解並接受品牌承諾?最後一個步驟,品牌優勢:企業要如何培養、提升和創新這個品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0629一杯濃香的咖啡,還有網路相伴。在這裡,我能感受到一種輕鬆的工作氛圍,思維在這種氣氛中更加活躍。其實,大多數到星巴克的人都在感受一種氛圍、一種文化。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0111全球第一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如何憑著一杯咖啡,讓全世界對她上了癮?從一隻小小的美人魚,快速進化為強大的世界巨人?星巴克經驗正改寫連鎖店的行銷規則! 每年新增五百家分店,平均每周超過一億人在店內消費;八千六百家分店遍佈全球五大洲;在華爾街十二年間,股票翻了二十二倍,收益超過微軟、IBM、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沃爾瑪、通用電氣等大公司股市收益的總合,這就是星巴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1658星巴克全改變了全世界對咖啡的品味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1054要得到不平凡的結果,就一定要有不平凡的思維。 霍華.蕭茲:「我們喜歡打破規則,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星巴克是全球化的咖啡連鎖企業,締造出咖啡王國的傳奇,成了風靡全球時尚與品味的代名詞,實現了「第三空間」的夢想。 當星巴克在美洲的的分店數超過千家時,有評論家預言星巴克的擴張已經飽和了,此後必將走下坡。但是數年過去,星巴克的美洲分店已高達四千多家。 星巴克—不斷突破預言,創新紀錄。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墨登場-王小明老師臉譜面具珍藏展】2010/04/17~2010/07/04這些是王小明上課用的教具和私人收藏。 如果您問我最近做些什麼?我只能回答四個字:「睹物思人」。藝廊整修工程完畢後,我著手整理這次展覽的素材,便隨著這些書刊文物陷入了睹物思人的苦與樂。 王小明是誰?一大箱書刊文件臉譜面具戲偶娃娃,該怎麼理出個頭緒?從時間最早的一份文件開始吧!二本印著『月眉糖廠幼稚園工作簿/四十四年度第一學期小班王小明』的剪貼簿,告訴我王小明的年紀應該在57~60之間,她想必是個念舊的人,而且她也是個有藝術天份的人,從她孩提時候的美術剪貼可以得知。另外,從二本民國59年出刊的《台糖通訊》得到進一步資料,該期台糖通訊有一方塊文章記載『王小明的劇藝』,配上一幅劇照。原來王小明當時就讀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專研國劇,攻老生,宗「余」派,經常在學校藝展挑大樑演出。說王小明是個用功的高材生一點也不為過,從這五本密密麻麻的剪貼簿可窺見一二。剪貼簿的內容十分珍貴,從民國57年到63年期間,各大報章雜誌關於國劇的報導,包括評論、演出訊息、劇照等,分類清楚且完整。您幼稚園時的剪貼簿還留著嗎?勝之為王小明做了一篇專文。王小明留下5本國劇相關的剪貼簿。 稍後,我在網路上又搜得一些資料,王小明特別專研國劇臉譜,民國69年出版了《國劇臉譜概論》,這本書成為學術上很重要的參考著作。王小明後來回到母校國劇系任教,也在華岡藝校開課,教授中國戲曲化妝、國劇臉譜及武場打擊樂,直到2008年過世為止,將一生奉獻給中國戲曲。王小明老師教學認真,深受學生敬愛,知名藝人潘怡君、蘇慧倫、和家馨、李娜亞、樊光耀等,造型師鄭建國、李明川等都曾受教於她。王小明生前生活儉樸,自律甚嚴。但也有輕鬆有趣的一面。從她收藏的面具、皮影戲偶、玩偶娃娃,可以看到她的童心和惜物之情。 王小明遺留的收藏中有二面京班鼓,其中一面是上海鳳鳴牌424班鼓,鼓底有「79、6、21年月日侯佑宗送」等簽字。另一面則是王小明上課用的教具。這一面班鼓係台灣「鼓王」侯佑宗所贈,看他的簽名挺有趣,寫錯一次,再寫一次,您看出來了嗎? 有四具皮影戲偶,經查應屬印尼的古董皮影戲偶,其中一具是以牛角做成手控桿,漆上金箔,直覺是等級較高較罕見的戲偶。在一大箱的收藏裡,我最喜愛的是這一具戲偶。如果問我為什麼?我也答不上來,只能說它比較沒有妖氣,有點像馬戲團裡的角色。 還有這幾個絨毛的玩偶,雖然衣衫襤褸,這些在市面上都見不到了,如早期的米老鼠、小矮人、黑人娃娃、泰迪熊等。孩童時你我都曾有玩偶為伴,一個玩偶留住一段回憶,比一般人更念舊的王小明,一直把這些玩偶留在身邊。在孩童時,你我都曾經有玩偶為伴,它們拉近夢想的距離。這些娃娃玩偶也曾經陪伴王小明老師走過一生。 我總是在整理書刊文物時開始去認識它的主人。古舊書大多是一手傳過一手,從扉頁的簽名、眉批、藏書印,甚至是夾帶的紙片手札裡去判讀辨識一本書的命運。文物收藏品則從取得來源以及物品上留下的蛛絲馬跡去追蹤探尋。就這樣簡單扼要的發表這次展覽的說明,雖然我的知識寡陋,文采笨拙,但是文物本身會說話,希望藉這次展覽拋磚引玉,邀請各界朋友和我一起進入王小明老師收藏世界,分享更多王小明的故事。有人覺得這面具可怕,也有人覺得可愛,您呢?這似乎是王小明老師的塑像。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彩繽紛的壽司小燕子雖然不愛吃白米做成的壽司.但是這壽司很漂亮.我的人生是彩色的.所以吃美食也希望能夠五顏六色.顏色越多越好.但是要自然的顏色.不可以加人工色素.這顏色好漂亮啊.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涼拌龍鬚菜.芝麻醬香醇好味道 今天又要現寶囉,我把龍鬚菜和這種白色的菇菇,一起做菜,這個想法是抄襲自carol的日式涼拌龍鬚菜 所給的idea,後美味可口,但我的作法和carol有點不一樣,希望大家也能給我一點掌聲哦~呵呵,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作法囉! 因為我是做一個人吃的份量,看起來很少,所以各位媽媽們可以視情況增減哦! A材料:龍鬚菜適量、白色的菇菇適量、嫩薑少許、吃葷食的人可以加少許的?的青色部份切細。 B調味料:純芝麻醬適量半匙或一匙(視個人喜好程度而加)、冷開水適量、二砂糖適量、香油適量、醬油少許、烏醋少許、鹹少許 作法:(1) 首先要到市場挑選新鮮的菜啦,陽光很強記得打傘哦,哈~因為今天要分享的菜煮法較簡單,所以就由市場挑菜開始寫啦,希望大家別介意哦~呵呵。 (2) 再將龍鬚菜撿除粗硬的部份,白菇菇(因為我不知名字,就自己為它命名啦),洗淨備用。 (3)把長的白色菇菇切小一點、薑切細末、蔥青色的部份切細。 (4) 煮一鍋熱水,將龍須菜和菇菇放入殺菁。 (5) 趁燙青菜的同時,開始調醬料的部份,將B調味料的部份調勻,並加入薑末和蔥末,若不知如何調醬料的朋友們,可以看這篇「自己動手做涼麵.芝麻醬香醇好味道哦 」。 (6) 再將湯好的青菜盛盤後,淋上調好的醬汁攪拌均勻,再等一會兒入味,即可食用。 這道菜真的是香醇好味道哦,很快的吃到盤底朝天,因為真的很香,希望各位會喜歡哦。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中那些別人不能代替的事 人生中那些別人不能代替的事  世間事都要自己擔當,有些事別人能幫你一時,有些事是別人不能代替的。 人生有哪些事是不能代替的呢?一、爬山走路不能代替。在山路上行走,負重爬山,即使所負的重物可由別人代勞,幫一些忙,但爬山走路是不能代替的。二、吃喝拉屎不能代替。人餓渴時,要吃飯喝水;吃了東西,總得排泄。所謂"大小便利",我吃喝,你不能解除餓渴;你要拉尿拉屎,我也不能代替你解決。三、生老病死不能代替。人都有生老病死,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得自己承擔。即使是富如億萬富翁,即使親如妻子兒女,眼看著心愛的人生老病死,徒嘆奈何,也是不能代替。四、因果業報不能代替。每個人的一生,幸與不幸,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每個人身口意的行為都會遭感業報,業報是個人自作自受,誰也代替不了。五、讓人接受不能代替。每個人生存於世間,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人接受。是兒女,要被父母接受;是父母,也要讓兒女接受。作為他人的部下,要讓主管接受;作為主管人,也要讓部下接受。還有,要讓朋友接受,要讓社會接受,要讓大眾接受,如果自身的言語行為性格有諸多不當,別人就是有心幫你,也不能代替你讓人接受。六、思想意誌不能代替。人都有思想,都有意誌,但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意誌。你的思想我不一定歡喜,你的意誌我也不一定認同,所以世間就有各種思想、各種學說。我們自由表達,現如今都講究尊重與包容,所以不能強迫人家要接受,也不容人家強要代替自己表達行為意誌。七、憂悲苦惱不能代替。人都有憂悲苦惱,但自己所感受的憂悲苦惱別人不能代替,我的憂悲苦惱要我自己解決,他的憂悲苦惱也只有他才能解決。有了憂悲苦惱,別人可以勸說,可以安慰,可以鼓勵,可以化解,但是真正的憂悲苦惱,別人是幫不上忙,更是代替不了的。八、進步成長不能代替。人人都希望自己日有進步,日有成長,但進步成長要靠自己努力用功,所謂"怎樣栽植,就會怎樣收成"。我田裏的稻秧無助於你地裏的麥苗成長,每一個人各自耕耘,有各自的收獲,你不能代替我,我不能代替你,各自受報,這是非常公平的公理道義。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煮料再調味,火鍋湯底減熱量 先煮料再調味,火鍋湯底減熱量冬天吃火鍋是件很過癮的事,不過,北榮營養部組長楊雀戀表示,火鍋湯底會增加熱量攝取,其中又以麻辣鍋熱量最高,再來依序是酸菜白肉鍋、泡菜鍋、豬肉高湯。振興醫院營養師鐘子雯則說,每種鍋底都有不同的減熱量吃法,但相同的原則是先放蔬菜、蛤蜊等食材,讓食材中的鈉先溶出,再依照自己的喜好放入泡菜、酸菜、麻辣湯包等,可同時減少熱量與鈉離子的攝取。麻辣鍋加水可減鈉很多人吃火鍋時喜歡選擇麻辣鍋,但麻辣鍋無論湯底或配料食材,都是含鈉量偏高的種類,長期吃可能會使血壓升高。此外,麻辣鍋的問題不僅是高油脂、高熱量造成的肥胖後遺症,更會造成潰瘍反覆發作。所以吃完麻辣鍋當天最好多喝水,或是邊吃邊配著喝,使鈉離子盡快排出體外,而且吃到一半加湯時,最好加白開水,不要加高湯,以免愈吃愈鹹、熱量愈高。酸菜白肉鍋配雞肉酸菜白肉鍋的油脂也很多,主要來自肥肉,因為使用的是帶油花的豬肉,所以吃的時候,如果要點兩盤肥豬肉的話,建議其中一盤換成魚肉或雞肉等白肉,以減少油脂攝取。又因酸菜白肉鍋使用的醃漬酸菜含鈉量不低,所以如果要喝湯的話,最好一開始就喝,不要等到火鍋料都吃完了才喝。另外,不少人吃酸菜白肉鍋時會選擇吸湯的凍豆腐,建議可以選擇新鮮嫩豆腐,熱量比較低。泡菜鍋用雞骨煮湯煮泡菜鍋湯底時,如果單放泡菜通常只有鹹味,而沒有油脂香甜味,所以多半會再放高湯,尤其是雞高湯或豬高湯,但也因此熱量可能變得很高。如果是自己在家煮泡菜鍋的人,建議一開始只須放入一半泡菜,不要全部倒入,以免攝取太多鈉離子。此外,還可到市場買雞骨頭煮湯,不但少了雞皮的油脂,還增添了高湯的甜味,或者可加入去除表皮白油的排骨肉塊。以柴魚、蔬菜取代高湯塊最普通的火鍋湯底是柴魚高湯,或是放入高湯塊、高湯粉的高湯。和其他湯底比起來,柴魚高湯及放入高湯塊的高湯,熱量和鈉離子含量都比較低。但鐘子雯營養師仍建議,如果希望攝取的熱量和鈉量更低,可以先用白開水把耐煮材料(如白菜、高麗菜、青花菜等)煮熟,再放入蛤蜊,最後用高湯粉或剝半的高湯塊調味,就可減少鈉離子的攝取量。豆漿鍋可以加水滾煮自己在家也可以做豆漿鍋,豆漿鍋是熱量最低的湯底。鐘子雯營養師建議,可選擇有豆子香味的無糖豆漿即可。先用白開水將蔬菜及肉片煮熟,再分次倒入豆漿,每煮滾一次就試味道,只要有足夠香味即可。豆漿不用全部加入,根據鐘子雯營養師本身經驗,水與豆漿的比例約為1比1。專家說振興醫院營養師 鐘子雯火鍋是冬天的首選食物,但不只是熱量高的問題,還有含鈉量高、普林值高的隱藏危機。想要降低熱量攝取,可以不要吃飯,或是只吃半碗飯,並多吃蔬菜。慢性疾病患者更應先向醫師或營養師詢問自己吃火鍋時的建議攝取量。台北縣立醫院營養科主任 張春美雖然很多人減肥會刻意少吃或不吃,但卻飲用冰品或冷飲,反而攝取大量熱量,因飲料沒有飽足感,很容易到了晚上飢餓而大量進食,反而事倍功半,因此還是要適量食用,可依「清湯、青菜、主食、肉」順序進食。減重專科醫生 蕭敦仁簡單減重就是七字箴言「少吃多動有恆心」,控制飲食再搭配適度運動,減肥並非難事。任何減肥方式,一定要具有抑制食欲、增進消耗、減少腸胃吸收等其中一個功效,千萬不要亂使用偏方,若真的減不下來,也可以向專科醫師或營養師求助。瘦身小知識 火鍋湯底通常必須有很強烈的味道,才能讓食材入味,但通常吃完一鍋後其中的含鈉量、熱量都很高,甚至普林值也很高,會造成痛風發作。 想要減低這些物質的攝取,較好方法是先將耐煮的青菜放入,等煮出味道後再放料,這樣就不用放高湯塊。而在各種鍋底的吃法中,又以麻辣鍋的食材含油量及鈉離子最多,像是炸豆皮、油條、鴨血等,所以湯底最好不要喝,否則容易引發高血壓。Info報導|楊琇雯、賴佳雯.內容諮詢|北榮營養部組長楊雀戀、振興醫院營養師 鐘子雯、台北縣立醫院營養科主任 張春美、減重專科醫生 蕭敦仁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人,容易不務實 【聯強EMBA】聰明人,容易不務實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聰明人擁有很多優勢。首先,聰明人的邏輯強、思路靈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經常很有創意。聰明人本身,也因為經常感覺到自己「快速理解、時有創意」的特質,認為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漸漸的,在看待任何事物時,「容易的認知」即油然而生。聰明人因為覺得事情很容易,覺得自己學得很「快」,因而跟同僚、部屬合作、共事時,無形中就會顯得別人學得很慢,感覺別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動時,有時也會流露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久而久之,甚至會「打從心裡瞧不起別人」,顯得「趾高氣昂,不可一世」。聰明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邏輯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而,邏輯推理與實務運作間,卻有很大的鴻溝。首先,邏輯推理是「靜態的」,是假設外在環境不變;但真正的實務會牽涉到「環境」與「人」的因素,兩者皆不可捉摸,因而是「動態的」。而且,人性的因素又遠較環境複雜。因為,不同背景的人,其心理、情緒、行為都千差百遠;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點對同一事物的反應,也經常前後有別;更何況,人還會有非理性的時候,這就更難預測、掌握了。因而,邏輯上可行的事物,若再加上「人」與「環境」的變動因素,就會變成非常複雜,難度大為增加。然而,動態的實務,究竟要如何掌握呢?事實上,它是透過點點滴滴的觀察與經驗,所累積而成;體驗的時間不夠久、經歷的案例不夠多,深度與火候就不夠。也就是說,實務必須要靠「務實的」去「親身」體驗、觀察,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無法速成。有些聰明人,確實認知到自己存有「容易的習性」,也亟欲加強實務世界的磨練。然而,卻因為「容易的習性」根深蒂固,加上凡事求「快」的習慣,以至於「實務世界」的累積還不足,一旦覺得學會了,不自覺又縮回擅長、習慣的「邏輯推理的世界」,以至於能力的火候總是難以堅實。要避免上述狀況,想要務實的聰明人,不妨嘗試建立一個提醒機制。學習事物時,一旦出現:「我懂了」的念頭,就將其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應該沒有那麼容易」、實際上可能還不夠。進而,刻意延長實務歷練時間兩、三倍,去體會真正長期涉獵實務後的扎實感,改善不自覺偏重邏輯推理的習慣。不務實的聰明人,頂多只有中等成就,甚而有非常落魄的;若能既聰明又務實,則肯定為人上人。個人不妨留意自己學習時,是否經常停留在純粹的邏輯層次?並刻意要求自己投注更多的心力於「人」與「環境」。如此一來,邏輯推理與實務歷練可逐步趨於平衡,這也將是聰明人不斷推升能力高度的憑藉。(Y50609)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周家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