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衣 VISA金融卡 踩踩樂 奶香味 瓊斯盃
是否助人就一定是擔業嗎?菩薩如果認為投身地獄的火海可以幫助眾生他就會毫無猶豫這麼去做就像是天鵝飛入涼爽的湖泊一樣頂果欽哲仁波切-----------------------------------------------------------------------------常常看到身邊的人需要協助時就會聽到另一種聲音說:「不要去擔別人的業」什麼才叫擔別人的業呢?讀書雖然很重要但是單憑理論的知識來取決事情的對錯是否一定就是對的呢?恐怕是未必如果我們事事都計較了得失才去做其動機可見一般我個人淺見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任何事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因緣如果我們真有慈悲的菩提心凡事應以他人的需要為付出才是真行善--------------------------------------------------------------------在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故城....城主的小公主長得非常美麗,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見人愛。人們心中若有煩惱,一見到她就自然收起歡喜心,因此大家都稱她為「光明女子」。在公主十四、五歲的時,她向父親請求說:「我想到城裡走走,看看百姓的生活情形」。城主覺得女兒已長大,應該多了解世間的人情世故,於是命令家丁隨小公主到城裡去。小公主走在市集裡,親切地和大家招乎。公主總是面帶微笑,她雅典的氣質與秀麗的容貌令人羨慕、讚歎。當她走到一家布行的門前,聽到裡面有人大聲吵鬧,因此進去看看。原來是買主與賣主起爭執....雙方為了布的尺寸爭吵不休。公主親切的對他們說:「你們為了這點小事情而吵架,不是很傷感情嗎?來,我替你們量量看」。於是她拿了一支標準尺為他們量布,然後說:「看!用標準尺量是最公平的,要多長就可以量多長;如此不是皆大歡喜嗎?人人皆以標準的方法來計量,就不會有紛爭了!」大家都讚歎小公主不只長得美麗,也很有智慧。三年後,公主已十八歲,被日本皇室選為聖武天皇的妻子,成為「光明皇后」。皇后篤信佛教,賢慧過人,以「大愛」母儀天下,她請求天皇建造「大悲院」行善布施,幫助苦難的人。第二年,再請建「施藥院」,為貧病孤老的人提供醫藥。當時的百姓,都覺得皇后是菩薩的化身,皇后卻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由於當時日本人要洗澡相當不方便,所以她又要求天皇建一千個浴池,並且發願為一千位不方便洗澡的人服務。浴池建好之後,皇后天天親自清洗浴池,若有老人、兒童、病患,皇后就親自為他們洗澡。經過兩年多,皇后已服務了九百九十九人,當第一千位來到浴池邊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這位老人全身潰爛惡臭,連頭髮和鬍子也幾乎掉光了。皇后身邊的人都悄悄躲開了,皇后看了也很震驚!可是她仍面帶笑容,默默地向佛祈禱,希望自己能有清淨光明的心與良善的德行,不要排斥眼前這位可憐的人。她不斷的祈禱,臉上流露慈祥的光輝,開始為老人洗澡。「我的病已經很多年了,看醫生、吃藥都無效,不過曾有一位名醫指示說,若有一位高貴善良的人願意為我吸除身上的濃血,那我的病一定會好。」老人似乎自言自語,喃喃說道。如果幫你吸掉身上的濃血,你的病真的會好嗎?是的,若能如此,我就可以脫離病苦。只要你的病能好,我願意為你服務。於是皇后真的趴下來為老人吸出身上的濃血! 就在此時,老人的身體散發一片光明與清香,現出觀音菩薩潔淨莊嚴的法相說道:「你身心合一、清淨光明,確實是真佛子啊!」觀世音菩薩說完就消失不見了。皇后內心非常歡喜,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當晚入睡時,她聽到一個有力而溫和的聲音....請照顧好妳的心,不要驕傲啊!皇后覺得很慚愧,自己只做了一點好事,就覺得了不起。幸好這種自大的心念一生起,菩薩就即時教導她;因此她很感恩,趕緊到佛像前頂禮膜拜,向佛懺悔! 從此以後,她更家虔誠地為全國百姓服務。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以慈悲仁念待人民,他們在位期間,是日本的太平盛世。-------------------------------------------------------------------------------------------------------所以凡行善布施必須保持「三輪體空」的精神,分分秒秒都不可讓清淨的心念,受到自大自滿心態的污染!